
當你可以自在的滑行之後,首先應該要學習的,就是板底"面"的滑行,進階到"線"的滑行,讓你的滑行有更高的穩定度,這篇文章對你有很大的幫助唷!
學習滑雪從一開始的「面」的平衡,來到「線」的平衡,也就是Carving,能在線上平衡後,你在滑鬆雪、樹林時候你會穩很多,晚上Night ski的時候人不多,就可以來Carved一個大大的半圓,最重要的重點是:看一下後方或前方有無人經過再滑,避免發生意外。這篇從基本原理開始說起,再來則說明一些練習的方法,Carving自行練習與摸索較費時間,若Carving有指導員教學,引導修正動作、建立觀念、錄影分析、跟滑練習時機運用,可以在短時間內提昇Carving技巧。
一、Centre of mass (COM) 身體重心
Centre of mass (COM)為「質量中心」,一般也稱為重心,下方圖就很明顯顯示出何謂COM。滑行Carving的時候,重心放低有助於提高「穩定性」以及「有空間做增加壓力」的動作(垂直方向)。我們身體是左右對稱非「前後」,因此我們在調整COM的「投影」在Toeside edge或者Heelside edge上「動作不同」,需要透過肩、背、腰、臀、膝蓋、腳踝調整來維持平衡與持續平穩的作用力。切記在滑行過程中要挺胸,讓你的脊椎呈現S型,使全身體的力可以完全作用在Edge上(見下圖)。
入彎前放低重心,像是貓抓老鼠一樣,伺機而動的感覺(肌肉放鬆),一種全然專注地準備狀態,身體「動態的靜止」隨時可以移動的「準備姿勢」。初學Carving階段,兩腳平均施力,讓重心投影於板子Edge上;在高階Carving,會根據雪況、轉彎形狀、速度等等,「細微」調整重心投影於Edge上的「位置」,可能偏前腳或後腳來管理壓力(板子沒有壓力就會因為慣性飛至空中)。
二、Edge angle
增加Edge angle的角度,接觸面積變小,相對會增加edge的壓力,增加摩擦力,會使你減速以及轉更Close的彎,Edge angle的控制是一個調節速度的重要技能。Edge angle分成「Inclination」與「Angulation」,兩者必須互相搭配,方可平衡。
Inclination為身體傾斜,它的原理是透過高速轉彎時產生的「向心力 Centripetal Force(見下圖)」互相抵消而維持平衡不倒,但傾斜程度有限,因此必須搭配Angulation,Angulation為透過身體關節彎曲產生角度,而人體構造是「前後不對稱」的,在壓Toeside edge與Heelside edge動作不同。
壓Toeside edge並不是「踮腳尖」,而是「踏實腳」與「彎曲膝蓋」,利用脛骨那側去壓Boots的鞋舌,膝蓋往「腳尖」的方向移動,這樣會使全身的體重壓上,使之造成Edge angle;這個動作腰的角度就很重要,因為腰的角度會影響肩膀與背的位置,大致上要讓肩膀投影到Toeside edge上(見下圖),並與Ground Reaction Force(GRF 見下圖)同一個方向上,身體做的力才能「有效」傳達與作用,不然就是Sliding。
Heelside edge則有所不同,為了增加Edge angle,必須像是「坐椅子上」的動作,為的是讓重心更靠近板子增加穩定度,如果重心離板子太遠了,身體傾斜太多就倒了。身體已經傾斜,該怎麼再增加Edge angle?可以做一個膝蓋伸直的動作(不是完全直,仍微彎),但做這個動作必須讓重心的投影「還在Heelside edge上」,因此肩膀(背)、腰、腳會呈現一個似L型(見圖)。
三、壓力 Pressure
控制壓力,及控制速度與方向。 壓力 P = 垂直力 F / 受力面積 A;力與面積的大小會決定壓力的大小,力越大、面積越小壓力越大;
(一)垂直力:
垂直力該如何施作?重心的高低差會產生垂直的壓力,這是透過關節彎曲(收縮)與彈升(延伸),除了施力的大小之外,還有「施力的方向」,也就是GRF;最重要的則是「時機」,在下方會描述一個轉彎該如何管理壓力。熟悉時機以後,則是使其Flow,像水一樣。施力時,是將力做一個「延伸」,意思是不是只在表面出力,而是碰到表面後,再將放鬆的肌肉「出力」並延伸出去,然後再放鬆,越放鬆產生爆發的力量和內在的力量越大,並具有穿透的力量,像是「寸勁」的原理,我在打排球的時候也會運用到這種技巧。
(二)面積:
面積該如何減小?增加Edge angle會使你的板面接觸到的雪面減少,當然極大值就是Pure edges滑行了。
(三)方向:
如果身體要在正確的位置,就能將身體的力量施到Edge上,這個方向就是Edge到COM的方向,如果COM不在這個軸面上,力量會被分散掉。這個方向的力就是GRF(Ground Reaction Force)。唯一要做的就是找到那個「支點」,然後重心對著他施力。
給我一個支點,我就能移動地球。
Give me a place to stand on, and I will move the Earth.
~阿基米德
(四)壓力管理與速度:
那麼轉彎時候該如何調整壓力來控制速度呢(見下圖)?當板頭朝向山下時,加速度會提升速度逐漸變快,因此透過壓力來增加摩擦力造成轉彎、降低速度或改變彎的形狀,以及讓板子保持在雪上不離開軌道;
綠色區塊為轉彎起始,這個轉換edge技巧為「early edge」,這個技巧可以讓彎更快轉出,也更完整;在這個區塊,速度會隨著板頭逐漸向山下而加快,並來到黃色區塊。在黃色區塊(速度最快)必須要增加壓力讓他速度穩定,紅色區塊我稱為他做收尾區塊,在彎快結束時可以再施加壓力或者增加Edge angle來改變彎的Shape讓它更為Close,速度即可放慢許多,滑出Carving其實很容易,困難的是滑出隨心所欲速度的Carving。
(五)被動與主動壓力管理:
被動(Control):板子在滑行時因雪道、雪況、坡度、速度不同的「被動」反應,並用身體關節與肌肉產生垂直壓力來控制,還尚未用上移動慣性與板子性能,因此稱作被動式壓力管理。
主動(Creat & Release):即四兩撥千斤、順勢借力。熟悉細微的動態平衡後,由被動轉為主動,透過多樣的重心移動方法(Mid-weight、Up un-weight、Down un-weight),將「移動產生的慣性」與「板子的特性」創造或釋放壓力。
四、轉彎時機 Early edge
滑行Carving很重要一點就是利用Early Edge(turn above fall line),初學練習轉彎時,是將換Edges的時間點在彎的9點與3點位置,換Edges才不會發生卡邊,但由於板頭開始朝下,於11點與1點鐘方向就開始產生速度,因此在換Edges就會造成Slide;Early edge就是將換Edges的時機至11、12、1點鐘的方向,要在這個方向轉換Edges,你必須能「充分運用Edge與平衡在Edge上」,其二你必須可以「降低COM並施予垂直的力與板子」,我們可以看向心力那張圖即可發現,必須施以一個向山坡上的力來維持平衡,意思是你身體會倒向山下;Early edge有助於你更快速的轉彎以及控制速度(控制彎的形狀)。
五、Carved turns shape and size
越小的彎,速度越慢;越Close的彎,速度越慢;以下是其控制因素:
Back to the basics.
CASI Riding Tips: Balance & Stability
How to really really really carve a snowboard. Pt #3
How to really really really carve a snowboard. Pt #1
How to really really really carve a snowboard. Pt #5
Smooth Snowboarding
註1. Sidecut:Snowboard的Edges並不是直線的,而是曲線的,中間窄兩邊寬;這個曲線畫成一個圓的半徑就是Sidecut。
註2. 增加壓力的方法有許多種,在作用力面可以透過身體的彈升、也可以透過COM的降低,簡單來說就是COM的改變會產生壓力。在面積的方面則是Edge angle,這部分請參考文章「原理」部分。
註3. 資料來源:各路高手、Youtube、CASI 2016 Reference Guide
出處:https://aboutbegin.com/2017/03/02/carving-from-zero-to-one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