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這不只是為了考試而寫的內容,這是一套Building block的學習滑雪教學課程,如果你是初雪或者滑過幾次的人,了解這些練習元素對你的滑雪學習歷程會相當有幫助。你可以針對你的弱項進行加強,讓你可以滑行得更順。
在高速、野雪、饅頭、硬地滑行,該怎麼提升穩定度?簡單來說要讓你的身體柔軟且有彈性(Flow),該出力的時候(Strength),利用下半身轉動(Turning with lower body),放低你的重心(COM)並保持軸心旋轉(Centre pivot),當然還有身體的平衡與可調整性(Centre and mobile position),而本篇的主題Centre pivot,則是CASI reference guide上的一個隱藏資訊,此篇將會介紹Centre pivot的概念、原理、裝備整備、如何練習以及延伸應用。
用「軸心旋轉」才能讓你處於中心、能量聚集,位處原點僅轉動無移動;若稍有偏離,將會向外而行、開始移動。當越靠近中心,也就是「零」點,直到在某一點上靜止,完美的靜止是完美的平衡(Perfect stasis is perfect equilibrium)。就如影片中旋轉的陀螺,當偏離軸心之時會產生巨大的移動,失去平衡而倒地。
要於軸心旋轉(下圖),必須三軸作用;我們先來看垂直面(Vertical),頭、肩膀、腰、都在相同的軸上,若肩膀或腰掉出軸心之外,軸心之外將無作用之力,再怎麼轉都傳不到板子之上;在橫向(Lateral),我們要將全身重心壓在Edges之上,這個方向的力就是GRF(Ground Reaction Force),再沒有Edge與Pressure下的Pivot無法展現板子性能;縱向(Longitudinal)就是將重心放板頭、板尾的軸向,要順著板子轉彎或者加強轉彎速度,此軸重心運作功不可沒。
軸心旋轉三軸共同作用,重心置於量腳之間,兩腳均等出力(Focus on equal weight),滑出來的線是圓且對稱的(Round shape and symmetrical)。下方影片有清楚說明各軸的運作,維持身體平衡與集中身體重心的力量,將有助於提升滑行穩定度。
任何動作都有程序,要先能平衡(Balance),並利用壓力(Pressure)與刃(Edge)來將板子牢牢坎進雪裡,產生Edge Grip,才能有效的Pivot,並操舵(Steer)來讓板子去你想去的方向,操舵其實就是結合Pressure、Edge、Pivot。
圖片來源:CASI 2016 Reference Guide
首先要先釐清轉彎的階段,不同階段會發生什麼事以及該如何控制。驅動(Initiation)、控制(Control)、完成(Completion)。
圖片來源:SBINZ_Manual_2017
Carving turns並不是沒有Pivot,而是將Pivot最小化,維持不讓板子Slide掉的力量內,用下半身去操舵板子,是透過Edge與Pressure讓板子轉彎,身體要跟板子有相同的Flow,就像上方所說的轉彎階段,腳要非常軟Q,要充分運用腰、膝、踝關節,放低重心,同時脊椎要挺直讓身體可以完全作用力於板上。
圖片來源:CASI 2016 Reference Guide
首先要有適合的板子,板寬要適配的你腳掌長,接著你要找到適合你的兩腳間距(Stance Width)。為了量Stance Width,需要有一把捲尺,試每個腳的間距,並找到最適合你的距離。尋找的關鍵在於說,板上垂直施力最為有力,而往下蹲的同時需要「膝蓋順腳尖」,若沒有會容易拉傷膝蓋內外側十字韌帶;再試試重心放板頭、板尾的舒適度等等,來決定你的Stance Width。就以Duck stance 15/-15來講,若Stance Width調太開,向下蹲得同時雙腳膝蓋容易呈現內八的情形,會傷及膝蓋內側,膝蓋若沒彎沒順腳尖,在做Pivot的時力量較難傳遞到板子上。
通常Stance Width大致與肩同寬或再寬些,也有人用膝蓋到腳掌的長度,不過因人而異要站過、試過的距離最準。至於Binding angles因人而異,多試才會知道,一般來說Duck stance會比較好雙腳平均施力的站。
Effective edging: 有效的作用力於Edges上,且與Center pivot搭配能展現極大效益。
TURNING WITH THE LOWER BODY:為pivot運作元素,利用「雙腳」的髖關節、膝蓋、腳踝的動態移動來讓板子轉動,讓你的「左右」膝蓋同時像探照燈一樣的照向你要去的地方,以及利用彎曲程度產生Edges angle(Angulation)。
Terran adaptation:滑行不平整、不整地、饅頭等等地形,需要吸震(Absorption)的技巧。在高速滑行時,膝蓋緩衝能力若無的遇到不平整之地,很容易讓板子非自願離開雪面。
Centre pivot:練習時候專注在軸心旋轉,兩腳平均出力,並同時放低重心,讓關節保持彎曲、放鬆且有彈性,讓腳跟著彎轉動。
(相關練習項目請參考CASI 2016 Reference Guide的Appendix 8。)
我們要開始運用板子的性能Performance,他有三大元素,且缺一不可。首先你要能控制Edges angle(Inclination + Angulation “Twist”)以及平衡在Edges上(Balance on the working edges),轉彎時你必須控制「壓力」,讓Edge仍抓著雪(Edge Grip),再有Edge跟Pressure之下的Pivot才能有效展現雪板性能。
圖片來源:SBINZ_Manual_2017
Ollie其實就是板子性能的展現,而把Ollie融入在轉彎當中,類似Dolphin turns。但要注意的是,要時刻保持Centre Pivot,重心前後腳的移動只是「用腳輕點(Tapping front or back foot)」,彎可以轉的很小很快,並且可以展現板子性能,是於滑陡坡(Steeps)、饅頭(Bumps)、樹林、鬆雪(Power)核心技術,以下提供練習方法:
出處:https://aboutbegin.com/2018/02/03/snowboard-centre-pivot/